關口

突破心理關口的動力就是來自對信仰的堅持、對異象的委身、對使命的承擔、對事奉的熱誠。

突破心理關口的動力就是來自對信仰的堅持、對異象的委身、對使命的承擔、對事奉的熱誠。

透過內容多元化應用和活用,擁抱新媒體新機遇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談到關鍵的困難,大家往往聚焦於資源等方面的限制。今期〈關口〉,與讀者共同探討比資源限制更難克服的難關:心理關口。

閱讀全文精華篇

「一些事以前運作得很好,並不代表將來也能同樣發揮作用。現在我在做任何事之前,都會問自己到底需要怎樣的心態,才可妥善處理這件事。」~路易士.皮武(Lewis Pugh)

四年前筆者開始寫「漁翁撒網」專欄的時候,正是以路易士的「路易士游泳之旅的反思」這個故事為主題;在基督教新媒體講座中,筆者亦常常以這個故事作為開題的引子。筆者與讀者們在此久別重逢,仍是希望以這個故事打開話匣子。

在參與福音機構的新媒體及數碼出版事奉過程中,筆者看到弟兄姊妹們總是會為著機構面對的資源限制而苦惱。然而,筆者發現教會、福音機構以至基督徒要做到「善用新平台,堅立信望愛」,最難克服的絕非資源限制的關口,而是一個更難逾越的難關:心理關口。要跨越這道關口,意味要跳出自身所處的安舒區,去探索不可知的區域。這固然需要勇氣和毅力,但更重要的是對信仰的堅持、對異象的委身、對使命的承擔、對事奉的熱誠。

越是歷史悠久、越是做得成功的,越難跨過這道心理關口。筆者引用路易士的分享,正是希望開宗明義與大家共同思考應用甚麼心態面對新挑戰。筆者多年來為不少機構作過培訓和擔任顧問,每間機構的特色和需要各有不同。有些機構步伐很快,同工心態調整快,具體成果亦來得快;有些機構同工心態調整快,但礙於資源所限,具體計劃只能慢慢落實;有些機構具體成果來得快,但同工心態調整卻未能配合,以致產生錯覺,以為無需處理心態調整問題亦能取得成果,結果快速的成果反成為長遠發展的最大障礙。

在與這些不同機構團隊合作中,筆者常常勉勵同工們,在探索新媒體和數碼出版帶來的機遇時不要急於求成,要能按部就班調整好心態,才能走更遠的路。這並非是說按兵不動的意思,而是在探索與嘗試的過程中,要明白同工的心態調整與培訓才是重中之重,這正正需要機構承擔風險和放眼長遠未來,不可只著眼於眼前成果或營運的成本效益。

猶記得筆者最初與福音證主協會合作的時候,用了接近一年的時間,透過不同的培訓交流,幫助同工認識新媒體和數碼出版,同時作相應的心態調整。結果因著機構與同工都成功跨過心理關口,從證主App到得力閱讀電子出版平台,一個又一個亮眼成果接踵而來。但更重要的是,筆者看到擁抱新機遇已成為機構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在此象徵核心理念),同工們亦能自行探索在新媒體和數碼出版的發展路向,這個DNA對於機構的長遠發展遠遠超越其在新媒體和數碼出版所取得的成果。

要突破心理關口、調整心態不容易,但如果我們體會到推動調整的是動力而非壓力,那麼就會沒有想像中般困難。動力從何而來?動力就是來自對信仰的堅持、對異象的委身、對使命的承擔、對事奉的熱誠。最重要的是,在這條不可測的路上,我們靠的不是自己。

「我藉著你衝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詩篇18章29節)

延伸閱讀:
1. TED Talk:路易士.皮武從艾佛勒斯峰的游泳之旅的反思
2. 疾風追夢-從證主App到得力閱讀的學習
3.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挑戰〉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netfish.cc(附專題分類、Tag、手機版本等增值功能)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文章亦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關於 Calvin C. Yu
A digital publisher. A curator. A mindmapper. ^_^ www.netfish.cc

One Response to 關口

  1. 引用通告: 關口|精華篇 | OneSlide@基督教新媒體運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