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

(引言:用了多月討論關於「可搜尋」(Searchable)的課題,今期開始談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如何透過實踐「可自訂」(Customisable)的原則,延續福音及牧養材料的生命及影響,造就更多人。)

重新設計

在前文〈糟蹋〉中提過一個例子,香港的教會堂會及福音機構每年製作驚人數量的福音與牧養材料,但其生命週期卻大多短得可憐。除了在文中提到因沒有作進一步分享及缺乏令潛在使用者容易搜尋的配套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透過新媒體和流動平台發放這些材料時,沒有周詳考慮這些媒體和平台的特性,並予以適當的「重新設計」。那到底我們如何可以透過自訂福音及牧養材料,延續其生命及果效呢?

基本原則是按福音與牧養材料的本質及不同媒體和平台的特性,把原材料重新設計成不同的表達形式,透過不同渠道接觸潛在讀者。有人稱此為「重新包裝」(re-package),我卻認為稱之為「重新設計」(re-design)更為貼切,因為這當中涉及訊息溝通與傳播方式的重新設計,以符合不同平台使用者的慣用模式。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在不少海報或旅遊景點的資料上都印有一個正方形的QR碼,如果你的手機附有相機並裝有相應的軟件,就可即時對著這個條碼進行拍攝,手機就會把當中所包含的互聯網連結解碼,並馬上連上有關的網站,令你可以取得更多資料。這個簡單的生活例子有兩個重要啟迪:第一,它善用新平台突破現有溝通渠道(海報或景點資料)的限制,進一步延續與服務對象的連繫;第二,它按照服務對象的期望(如想瀏覽相關的影音資料,及無需記憶網址),以最簡便適切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溝通。

圖:基督教金書奬網站(acpbookawards.hk)令奬項的生命力可以進一步延續

結果不止

把同樣的理念套用在福音與牧養材料的運用上,我們能讓這些材料的生命得以延續,並透過社交媒體及流動平台等,像蒲公英種子般飄送到不同地方,繼續結果不止。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三個不同的例子:

例子一:漁翁撒網
【概況】「漁翁撒網」專欄是以文字為主的材料,其內容沒有很強的時限性,所以舊文章亦可以對讀者有參考價值。另外,有不少讀者因為忙碌未必能有時間細讀每篇文章。同時,每篇文章都附有不同的延伸閱讀材料,亦能引起不同讀者的興趣。
【延續方案】應對的方案包括三方面。首先在「漁翁撒網」的大本營建立一個圖像目錄,亦在社交書籤網站Delicious.com建立一個包含所有文章及附有簡介與相關聖經經文的清單,方便讀者瀏覽舊文章;另一方面,把文章內容撮要成為一頁的「漁翁撒網.精華篇」,並於Facebook專頁相簿Google+專頁相簿等不同平台發放,令讀者能用數分鐘就能掌握文章重點;第三,亦於一個較多年青人使用的平台Tumblr建立「漁翁撒網.精華篇」,把延伸閱讀材料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發放,吸引年輕讀者。

例子二:施達扶貧體驗團
【概況】基督教扶貧機構施達基金會舉辦扶貧體驗團多年,每次都只能讓10多人參與當中。雖然體驗團結束後會有分享會,亦有文字報導,但一方面參與的步伐難以緊貼體驗團的歷程,另一方面新的參加者亦對體驗團的形式及內容有深入的了解。
【延續方案】施達為扶貧體驗團建立了一個專用的網誌,從未出發前就發放資料,同時在扶貧體驗團出行期間,把最新的相片和文字內容傳回香港,並以最快速度透過施達的網誌和其他社交網絡發放,令未能參與的弟兄姊妹能第一時間了解團員的體驗;同時,團員於回港後亦會發表分享文章,不但令其他人了解當中情況,亦令將來有意參與扶貧體驗團的人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子三:基督教金書奬
【概況】基督教出版聯會每兩年一度舉辦基督教金書奬,旨在「鼓勵創作.提升專業」。筆者在出席頒獎典禮時深深感到基督教金書奬實在是基督徒的一項寶貴資源,只是簡單地在會後發放得奬名單及新聞稿,未能令弟兄姊妹了解得奬作品的優勝之處,亦不能分享得奬者的喜悅。
【延續方案】筆者與基督教出版聯會的同工商討後,為基督教金書奬建立了一個專用的網站,把得奬者的得奬情況上載,亦附有評審的評語,再透過運用標籤(Tag)建立一個靈活架構,令瀏覽者可按不同選項(如奬項類別、出版社等)按個人喜好進行瀏覽,並易於分享到不同的社交網站平台,同時亦可透過手機瀏覽。這既便利得奬者與弟兄姊妹分享得奬一刻的喜悅,亦把金書奬的豐碩成果逐步建立成為弟兄姊妹尋找好書的寶貴資源。


福音與牧養材料的製作固然重要,但有效運用新媒體和新平台,令這些材料的生命力和果效延續下去卻具更長遠的意義。以上幾個例子,能否抛磚引玉,啟發你的思維,「善用新平台.堅立信望愛」呢?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耶利米書十七章8節)

延伸閱讀:

1. 維基百科:QR碼
2. Gizmodo: Buy Groceries at a Virtual Supermarket Inside a Subway Station
3. 漁翁撒網.書籤@Delicious
4. 漁翁撒網.精華篇@Facebook
5. 漁翁撒網.精華篇@Google+
6. 漁翁撒網.延伸篇@Tumblr(nextfish.cc)
7. 施達扶貧體驗團
8. 基督教金書奬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netfish.cc(附專題分類、Tag、手機版本等增值功能)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1年11月25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交織

影音搜尋

不同媒體形式適合表達不同類型資訊,例如文字媒體較適合進深的理解研習,同時提供更多思維空間,亦能令讀者按需要選擇想讀的部分跳讀;影音媒體則能提供較豐富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容易吸引注意力,而講者的聲線表情等亦可令表達比文字更豐富的意思。文字媒體和影音媒體正代表著媒體光譜中的不同部分,各有所長。

就資訊搜尋角度而言,由於我們搜尋資料的方式仍是以文字為主導,因此文字媒體享有先天優勢。影音媒體要提高被使用者找到的機會,也得要以文字形式加上詳情或標籤。因此,要建立影音媒體資料間的連繫,要比建立文字資料間的連繫多一重工夫。不少人都知道Google是最大的網上搜尋引擎,但原來第二大的網上搜尋引擎不是Yahoo!,也不是微軟的Bing,而是影片網站YouTube!然而,要搜尋一段影片中特定的部分仍是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

「漁翁撒網」常會引用一些YouTubeTED的短片,一方面固然是這兩個以影片為主的網站題材豐富、內容有趣,另一方面是因為兩個網站都用了最先進的方法令筆者很容易就能找到有關資料。除了以前在本欄談及過的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sation)之外,他們都採用了互動文本(Interactive Transcript)的方法,不但便利搜尋,更令讀者可點按文本中任何一句就可直接跳至影片中的相應部分。

YouTube互動文本例子

交織互惠

互動文本的做法基本上是先以逐字記錄(verbatim)的形式把影片內容記下或翻譯,然後再按照文本出現的時間以時間標記(time code)作配對,再把這些配對了的資料經特定軟件處理就可完成。

YouTube為例,只需把文本及時間標記資料按指定格式存成純文字檔案再上載到YouTube,甚至可以運用免費的CaptionTube服務直接在線上處理,無需豐富的技術知識都能輕易掌握。TED上數以百計的影片大都有超過10種語言譯本的互動文本資料,而且大部分都是由世界各地不同的義工(TED Open Translation Project)所製作。TED採用的互動文本專業技術方案來自dotSUB,雖然dotSUB為一般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免費製作多語言字幕的平台,但其免費版本現時並不支援互動文本功能

影音資料由於其難以作精確搜尋的特性,與有需要的受眾距離較遠,因此要建立資料與資料間的連繫,以至加強讀者與資料間的連繫,難度較大。互動文本提供一個有效方法改善這個情況,令影音資料與文字資料能交織共用,產生更佳的協同效應。

以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常常接觸的資訊來說,要獲取崇拜講道、佈道會、專題講座的完整內容訊息,當然沒有捷徑可言。然而,如果提供了互動文本,就可令不同影音資料間建立更緊密的關連,並與文字資料連合,交織成為豐富的福音與牧養資源寶庫,令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能更有效選取、組織及整合不同來源的資料,為福音與牧養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援。

在新媒體時代,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在運用不同媒體時能否充分考慮其特性並予以恰當配搭,交織成為能夠互動互通的網絡,是能否善用資源、加強果效的關鍵。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延伸閱讀:

1. 維基百科:Interactive Transcript
2. TED Open Translation Project
3. dotSUB Interactive Transcript
4. 3PlayMedia Interactive Transcript Demo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netfish.cc(附專題分類、Tag、手機版本等增值功能)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1年11月14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