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2015/07/31 1 則迴響
少一點資訊,多一點關聯;少一點雜音,多一點聚焦。少一點擠擁,多一點空間。
簡約就是精巧的極致。今期〈多少〉,筆者與讀者們分享一些在新媒體上持守簡約的重要性。
「簡約就是精巧的極致。」(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蘋果公司在一次開發者大會中發佈了一條非常簡約的短片Intention(可參看夾附於文末影片)。整段影片是由點與線組成的全黑白動畫,在大部分的畫面中,內容都只佔極少的部分,有大量的留白空間。在沒有相片、沒有顏色的限制下,這段短片卻能表達出愉悅、驚奇等不同情感,表現出風等無形的事物,而且豐富地表達了蘋果公司對品質的信念。相比蘋果公司那些色彩豐富、畫面優美的廣告,這段簡潔的影片更有力地表現出其核心價值,令每一個看過這段影片的人都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TED會議的內容雖然豐富多采,但TED在分享足本影片外,亦會把它那些講座中的精警句子製作成簡單的圖片,上面只附上該句子和講員的名字,沒有悅目的圖片,沒有花巧的裝飾。然而,簡潔的表達卻讓句子的內容更顯威力,成為吸引受眾進入觀看足本影片的重要觸發點(Triggering Point)。
很多慈善機構都會在網站作出捐款呼籲,然而英國淚基金(Tearfund)的網站卻讓筆者感覺耳目一新。原因並非因為它有甚麼特別的呼籲影片或是推廣資訊,反而只是簡簡單單一個字:GIVE。多麼簡單的一個字!正因為它簡單,也正因為它沒有其他的字分散我的注意力,所以其感染力格外鉅大!一按進去,看到的是一個簡單直接卻經過細心設計的籌款表格,然後就是最緊急的需要,再接著是其他的呼籲。除了開首的一張圖片外,全頁沒有其他相片,但設計者卻以細心挑選的顏色、字體和資訊排列,表達出非常有力的呼籲訊息。
不少人以為在多媒體的世界中,要爭取注目就是要豐富、要多彩多姿。然而,我們如果從資訊發佈者的位置換到受眾的位置上,我們就會發現受眾其實已經吃夠了資訊超載的苦頭,實在需要更多的空間與留白,去思想、去感受、去呼吸。連呼吸的空間都沒有,怎還能談得上接收資訊、消化資訊?
當我們看看現時不少教會和基督教機構在新媒體上發佈的材料,我們大多只能感受其多,結果因為顏色多、相片多、文字多,我們的注意力反而相對減少,感受不到其豐富的內涵,這是多麼的可惜!
少一點資訊,多一點關聯;少一點雜音,多一點聚焦。少一點擠擁,多一點空間。
因為簡約,才有空間感受其豐富。
「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 5:21)
延伸閱讀:
1. Apple: Intention@YouTube
2. TED Quotes@facebook
3. Give@Tearfund
4. 50 Mesmerising Designs That Make The Most Of Negative Space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netfish.cc(附專題分類、Tag、手機版本等增值功能)
![]() |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
(文章亦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全文一氣呵成!觀點清晰!👍👍👍其實蘋果那條短片訊息量非常多,但又做到簡潔流𣈱,動人以情,用黑白抽象的方式表達及出色的本文應記一功!創作團隊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