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

百步穿楊

《戰國策》中記載有一位楚國的大夫養由基,他的箭法很好,能在百步之外用箭射中楊柳葉。養由基能百步穿楊,固然因為他的箭法、眼界、手勁等俱臻上乘。然而,相傳是有人先在他要射的楊柳葉上作了標記,他才能展示超卓的箭藝。

資訊科技的發展在過去幾十年來令我們的生活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很多資源匱乏的教會及機構而言,資訊科技的普及無疑帶來很多廉宜、方便、有用的工具,就像為我們裝備了養由基的箭法、眼界、手勁。然而,如果在運用這些工具時不釐清目標,就會變成無的放矢,不但浪費資源,甚至會帶來負面效果!

異象為本

在面對琳瑯滿目的新工具時,思量的起點應為機構的異象,而非工具。社交網絡可說是近幾年最普及的科技熱話,但很多機構在運用時 對於這些工具如何能切合機構異象的需要缺乏充分的考慮,只是抱著人有我有的心態,把社交網絡當成另外一個網站。有些機構更認為這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完全把它託付給技術人員。下面這個簡報,是我數月前為一個機構的同工作培訓時所製作的,當中分享了一些機構在運用多種網上平台推行事工時的考慮建議。雖然當中有些具體落實的建議在應對不同事工時會有不同考慮和選擇,但總體原則適用於不同機構,可供參考:

簡報:運用多種網上平台推行事工

由異象開始,訂定實際工作目標,再根據這些目標選擇合適的方法。這種做法對於很多機構都是很熟悉的。但有趣的是,不知是否因為科技的技術成份總令它像披著神秘面紗,當機構運用科技工具時,往往把整個流程倒置:先考慮用甚麼工具,再思考這些工具可為機構作甚麼。這就好比機構沒有訂定職務範圍,就聘請一個同工,然後才思考其實際工作。但試問這樣機構是憑甚麼準則去決定聘請這位同工呢?先選擇工具,機構又如何分辨這些工具是否合用呢?

在這些情況當中,機構往往面對的挑戰是對這些科技帶來的新可能性缺乏清楚的認識(又是技術的神秘面紗在作怪),而委託的技術人員又未必對機構的異象有透徹的認知,因而造成溝通斷層,不單造成資源浪費,亦令機構對運用科技留下負面印象!

科技工具的出現為我們推動大使命提供了極佳的資源,願我們都能在應用不同科技時緊記異象為本,科技為輔的原則!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哥林多前書九章26節)

延伸閱讀
1. 維基百科:養由基
2. 運用多種網上平台推行事工@SlideShare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s://netfishcc.wordpress.com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0年12月10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關於 Calvin C. Yu
A digital publisher. A curator. A mindmapper. ^_^ www.netfish.cc

One Response to 中的

  1. 引用通告: 中的|精華篇 « OneSlide@漁翁撒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