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

由我做起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中記載了一個我很喜歡的故事,叫「謝公教兒」。 故事的主人翁謝公,就是東晉時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謝安。內容說謝公夫人問謝公,為何沒有看見他教導孩子,謝公回答說自己常常以身作則,教導孩子。身教相較於言教,往往更有說服力。

社交網絡為教會及基督教機構提供平台,加強與會友、支持者、合作伙伴等的溝通與連繫。只要稍為留意一下,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教會或機構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訊息,但似乎乏人問津,無人「讚好」。當然,這與該教會或機構的支持者使用社交網絡的習慣不無關係。然而,教會或機構本身的同工呢?就教會或機構分享訊息而言,有誰比教會或機構本身的同工更明白該訊息背後的意義呢?有誰比他們更有動力去分享推動,令訊息廣傳呢?最明白及理應最支持這件事的人,都沒有以行動參與分享,肯定令說服力大為失色!

大學》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傳福音及推動機構異象的角度看,福音及異象推動者本身的核心成員是最先要推動的,然後到支持者,再到對福音及異象未有認識的群體。如果教會或機構上下一心,人人抱著「推動異象‧由我做起」的態度,每出一項訊息更新,自家同工身體力行,率先讚好支持,產生的果效肯定會不一樣。

社交網絡的溝通模式首重真心分享,所以這裡講的支持,絕非公式化動作,而是真心認同福音使命與機構異象的自發支持。這種行動上的支持不單可以成為榜樣,提醒其他弟兄姊妹效法,亦會令該訊息在「熱門動態」中排名提高,讓其他人有更多機會看到該訊息!

息息相關

以身作則,由我做起只是第一步。在社交網絡多層面、多元化、多向度的溝通模式中,要令對方感受到與自身的關聯性才是令榜樣成為效法對象的關鍵部分。

德國福士汽車在2009年籌辦了一個有趣的比賽專案,叫「趣味理論」(「The Fun Theory)。該專案旨在具體實踐透過有趣的方式令人們改變行為,為好事出力。其中一個參賽作品「鋼琴樓梯」(Piano Staircase),運用充滿想像力的方式令接近七成的使用者自願捨棄扶手電梯而用樓梯,為保護環境出力:

影片:鋼琴樓梯(Piano Staircase)

「鋼琴樓梯」令行為改變的原因似乎在於「趣味」,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在於「趣味」令「鋼琴樓梯」與使用者之間產生關聯,而「趣味」對使用者的吸引力比使用扶手電梯節省的氣力來得重要,結果形成行為上的轉變。

看完這個有趣的例子後,會否為你在社交網絡環境中實踐身教帶來進一步的啟迪?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翰福音十三章15節

延伸閱讀
1. 維基百科:謝安
2. 維基百科:大學(著作)
3. TheFunTheory.com
4. Piano Staircase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s://netfishcc.wordpress.com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0年10月28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關於 Calvin C. Yu
A digital publisher. A curator. A mindmapper. ^_^ www.netfish.cc

2 Responses to 身教

  1. 引用通告: 身教|精華篇 « OneSlide@漁翁撒網

  2. 引用通告: 匠心@香港中信.新媒體工作坊 « 基督教新媒體研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