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

眼花撩亂

沒有恰當的表達,資訊就會變成雜訊。

請以普通話閱讀以下這段文字: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試釋是事。」

大學時看過一本奇書名為《絕聯奇文》,其中記載這一篇由國學大師趙元任在1930年代所作的同音文「施氏嗜獅史」。趙元任以其湛深的國學修養和豐富的想像力把漢語「以形表意」的特色及普通話裡同音多字的情況作了一次巧妙生動的演示。你可以想像如果你用普通話把這篇文章對你的朋友唸一遍,而不給對方看文字(character)的話,對方在聽得頭昏腦脹之餘,大概會以為你受了甚麼刺激,精神有異,有趣的內容亦會變成毫無意義的雜訊(noise)。

在社交網絡以及電子通訊的範疇中,大量的資訊令我們出現資訊超載的情況。除了眼花撩亂之外,亦無法把有用的資訊從雜訊中分辨出來。影響所及,我的體驗就是把所有訊息預設定性為雜訊,只會留意一些我期待或很熟悉的機構提供的資訊。如果你是Facebook用戶,在每天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動態消息(Newsfeed)中,你閱讀了多少?如果你有使用電郵帳戶,那你是否每天都能把所有的電郵打開而且看完當中的內容?在這些體驗當中,你有沒有試過因此錯過一些重要或有用的資訊?

一個極端的資訊超載例子
我有173,682封未讀的電郵,你告訴我為何要活下去?

資訊?雜訊?

在這種資訊超載的情況下,無論是教會及基督教機構,或是在基督徒的個人層面,要有效把福音及牧養資訊傳遞,避免其變為雜訊(noise),以期透過社交網絡進一步鞏固、深化與延伸與服事對象的關係,必須注意建立資訊表達的個性(character)。

所謂資訊表達的個性,簡而言之就是建立貫徹而鮮明的風格,讓服事的對象能留下深刻印象,並能在芸芸眾多資訊/雜訊中脫穎而出,爭取到注意力。這當中的考慮涉及有關事工的特質、視覺設計、圖像運用、編輯技巧、讀者心理等等多個不同範疇。關鍵包括要珍惜讀者的時間,以一語中的、精簡準確的方式令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要點,以決定是否作進一步閱讀;同時善用圖像的力量極其重要,一幅好的圖像能在半秒之間代替千言萬語;提供資訊的頻率、時間、與讀者的互動性等等都是需要仔細考慮的課題。由於篇幅所限,我會在往後數篇文章中對各個要點作進一步剖析。

我們既然知道所傳揚的訊息與別不同,絕非雜訊,如果不多花心思把具備永恆價值的生命訊息好好表達,那不是太浪費了嗎?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歌羅西書一章28節)

延伸閱讀
1. 施氏嗜獅史
* 「施氏嗜獅史」又名「施氏食獅史」。可是我還是覺得叫「施氏嗜獅史」比較好,因為這個名稱無論用普通話還是廣東話發音,都能馬上領會到文章的主題。
2. Noise to Signal: Inbox Zero saves lives, people.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s://netfishcc.wordpress.com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0年12月03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費時

零和遊戲

從前唸經濟學的時候,接觸過一個有趣的概念,叫「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是博奕理論(Game Theory)的一部分。簡單而言,零和就是指在一個只有兩個人的情況下,甲的得益意味著乙的損失,甲與乙的得益與損失總和是零,即代表雙方存在必然的衝突。在日常生活中,跟我們關係最密切的零和遊戲大概就是時間分配。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有廿四小時,多花了時間做某件事,可運用的時間自然相應減少,這是我們必然面對的限制,絕無例外。

社交網絡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據美國最近一項調查,美國人花在網上的時間中,有22.7%是花在社交網絡上,相較前一年同期,增長達43%。單以Facebook而言,據說香港已有超過3,500,000個帳戶,參與社交網絡在我們不少人的每天廿四小時當中,已穩佔一席位。那我們犠牲的究竟是甚麼時間呢?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是睡眠時間?還是與靈修安靜的時間?

我相信正是因為時間的零和特性,所以在不同場合中,都聽到弟兄姊妹覺得參與社交網絡很浪費時間。然而,我同時亦聽到有弟兄姊妹分享社交網絡令他們能善用時間跟不同的朋友保持連繫。這當中的關鍵就在於時間管理。

費時?省時?

在時間管理的課題中,有所謂「做正確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和「正確地做事」(Doing things right)。甚麼才是正確的事?可參考一下華理克牧師(Rev. Rick Warren)的分享:

https://ted.com/talks/view/id/71
影片:華理克談為人生目的而活

花時間參與社交網絡是否「做正確的事」呢?按照華理克牧師的分享,那要看我們的目的何在。在個人的體驗上,運用社交網絡為我省下不少時間,令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有效地與朋友們保持連繫,鞏固、深化、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的關係。

除了「做正確的事」之外,如何「正確地做事」也是不容忽視的。我有一位友好的弟兄,對服事年青人很有心。他常常在靈修後把所讀的聖經經文的中英文版放到Facebook上。我有時候很不長進,沒有靈修讀經,他分享的經文往往成為我的一點亮光與提醒。後來,他告訴我,在他服事的年青人當中,有不少未信主,也不願讀經。但他在跟這些年青人的接觸中,發現原來他們是有留意他所分享的經文,而且會加以咀嚼和思考。這位弟兄善用社交網絡,令其成為以真理祝福年青人的有效渠道。

曾聽過一位牧師講道,提及我們有時候會對現實社會中一些現象感到大惑不解,但這些時候往往是我們要去思考我們作為基督徒應如何自處和回應的關鍵時刻。面對社交網絡帶來的挑戰與嶄新溝通模式,在我們把有限時間花在社交網絡上的時候,我們有否思考作為基督徒,應如何正確地運用這些資源,善用光陰,為神國出力呢?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歌羅西書四章5節)

延伸閱讀
1. Social Networking Dominates Our Time Spent Online
2. 華理克 (Rick Warren) 談為人生目的而活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s://netfishcc.wordpress.com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0年11月19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

鼓舞

鼓舞的威力

鼓舞的威力不容忽視。

前幾天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佈一項調查結果,發現與家人相處時間越長、溝通方法越多樣化,越能促進家庭和諧及心理健康。該調查的研究員也指出增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並多點讚賞家人,能有效促進家庭和諧。在地球的另一邊,美國的研究亦指出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是令人類快樂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社交網絡延伸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亦在日常生活接觸以外,為我們提供更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帶來更多關顧與鼓勵他人的機會。兩位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Caroline Haythornthwaite及Lori Kendall指出網上互動不但對現實生活中的社群有正面影響,網上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互作用亦產生協同效應,共同建構成社群成員的互相支援機制。同時,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的結合,為我們創建了一個充滿活力和不可或缺的溝通與資訊基建平台。它拓闊了我們溝通的渠道,配對了我們的溝通時間,消除了妨礙我們溝通的地域限制。

老友記Erwin去年暑假參加香港電台《窮富翁大作戰》節目,體驗籠屋(即床位寓所,可參見維基百科「香港人口」條目)居民生活,第一天晚上已因環境惡劣而難以入睡。凌晨四點,他在Facebook上留言抒發感受,竟然有朋友於極短時間內留言鼓勵,令他精神為之大振!在幾天遠離平日生活圈子的體驗過程中,他的家人朋友透過社交媒體就能得知他的情況,繼續為他鼓舞,並為他的身心靈代禱,陪伴他克服當中的困難與挑戰。

良性互動

前陣子我有家人因病半夜入院,凌晨時分我在醫院透過Facebook發出代禱呼籲,轉眼間就有多位朋友留言回應,表達支持,當中不乏平日絕少在Facebook現身的友好。到家人康復出院,我在Facebook留言報喜,又有多位朋友「讚好」(Like),令我得到莫大的支持。

常常會看到一些意見,質問Facebook為何只有「讚好」,沒有像YouTube般同時具備Dislike功能。我認為這正是Facebook高明的地方。方便易用的「讚好」功能令我們能簡便地表達正面的關心,促進人際關係間的良性互動。社會上已有太多令人宣洩不滿的渠道,媒體總是令我們太容易表達負面意見。Facebook這個設計令正面的回應得到發揚,實在是一大德政,由此而引發的良性互動令社交媒體的生態環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據說Facebook每天有30億個「讚好」,以Facebook登記戶口5億個計算,即每人每天起碼有6次「讚好」。如果扣除那些不活躍的戶口、測試戶口、一人多戶等情況,平均「讚好」數字將會更高。社交媒體專家Niall Harbison認為我們喜歡「讚好」的原因非常簡單:透過「讚好」,我們可以輕易給予對方肯定,同時亦可豐富我們的社交生活。

Liking@Geek & Poke by Oliver Widder

在「讚好」的時候,我一直奉行「擇善而讚」的原則。一方面「讚好」是代表自己對某件事、某個意見、某個連結的肯定,就像印章一樣,它代表了個人認證。「讚好」用得濫了,「讚好」就失去其意義。另一方面,如果朋友留言告訴我他病倒了,我卻跑去「讚好」,那不是明擺著跟他過不去嗎?

我有好一陣子,因為工作等種種原因未能參與團契生活。透過社交媒體,我卻能繼續知道團契和團友的近況:團友病了,我能表達關心;團友生日,我能表達祝福。透過相互「讚好」,我能與團友保持交流,團友也知道我仍然存在;團友知道我忙碌奔波,會為我代禱打氣。社交網絡絕不可能代替我的團契生活,但卻在我最需要鼓舞的時候,令我與弟兄姊妹的關係得到鞏固、深化、延伸。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四章8節

延伸閱讀
1. 港大調查 一個擁抱 一句讚賞 家庭更和諧(2010.09.27)
2. Happiness: What Makes People Happy? (2010.08.03)
3. Online interactions have positive effects for real-life communities (2010.04.05)
4. Erwin分享:善用神所賜的資源
5. 《窮富翁大作戰
6. Why Do People Click 3 Billion Facebook Like Buttons Each Day? (2010.07.17)

互動平台:
Facebook(漁翁撒網@真証傳播):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s://netfishcc.wordpress.com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原文在2010年9月30日刊載於漁翁撒網@真証傳播